《訓練》《訓練》
  阿布拉莫維奇賦予了藝術全新的意義,無論是那些觸目驚心、過目難忘,還是讓人潸然淚下的作品。她是現在最有知名度的行為藝術家,Lady Gaga、JAY Z等流行音樂界的大牌都與她有過合作。在最近的幾次採訪中,阿布拉莫維奇講述了她為何執著於行為藝術40餘年,以及希望後人像對待貝多芬的音樂那般對待她留下的這些表演。
  2009年
  《訓練》
  時長:1小時
  這是阿布拉莫維奇與觀眾的一次互動。她帶領觀眾做一些放鬆或集中註意力的訓練,從讓大家慢慢地喝一杯水開始。
  A
  目標不是讓行為藝術變得流行
  記者:你在不同場合說過在死之前,你必須讓行為藝術成為主流藝術。你是我們時代最廣為人知的藝術家之一,你的作品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。你是否已經實現了你的目標?
  阿布拉莫維奇:沒有,我不認為已經實現了。我的目標並不是讓行為藝術變得如此流行,而是要引起人們的關註、告訴他們保持清醒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將要建立我自己的學院,來教觀眾關於藝術、科學、技術和精神生活等綜合性的知識。
  記者:提高人們的意識是你作品中的基石。為什麼很難做到清醒地認識問題?
  阿布拉莫維奇:問題總是隱藏得很深。簡單列舉下人類本性所犯的錯誤:我們知道什麼對我們是好的,但是我們又總是在做著那些對我們不好的事情。也許早上醒來我們覺得充滿活力,想著在這天我們能完成所有的事情,結果我們卻把精力浪費在了愚蠢的事情上。
  記者:行為藝術,尤其是你所做的行為藝術,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,展現了做那些“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”的難度。要賦予一件“毫無意義的事情”以價值和意義,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啊。
  阿布拉莫維奇:是很難,但是一旦開始了就成功了。我是得到了大家的關註,但我為此努力了40多年。行為藝術是永恆的,但卻要受到場地的限制。你必須要親歷它。如果你錯過了,你只能將其當成是行為藝術的檔案,這不是一回事。行為藝術也是無形的,因為它只能存在於特定時刻激發出來的能量中。所以,它既不是一幅畫,也不是一件雕塑作品,可以在一個博物館裡面展覽幾十年。你不可能抓住或者擁有行為藝術。
  記者:這對我們認為“藝術作品是實物”的觀點是個挑戰。
  阿布拉莫維奇:的確如此。關鍵的問題是:你如何保存行為藝術中的那些能量。我相信單個的行為藝術能夠改變許多人的觀念模式。這就是即興藝術所帶來的力量。但是要有更好的效果的話,那就必須考慮如何持久。
  B
  單純觀看藝術品已過時了
  記者:你的行為藝術經常是持續好幾周或者好幾個月。為什麼一個短暫的行為藝術起不了什麼作用?
  阿布拉莫維奇:從智力上和精神上來說,我們都很難在短短幾秒鐘領悟藝術的意義。藝術需要我們集中精力和時間來做出反思。
  記者:在一個稱之為《訓練》(The Drill)的工作坊中,你讓觀眾服從於你並教他們如何去理解藝術的持續性,最終,如何成為這藝術中的一部分。
  阿布拉莫維奇:這不僅僅是關於時間。我希望參與《訓練》的觀眾——就像我希望我自己學院裡面的觀眾一樣——停留幾個小時,因為你要理清思路這是必須的。但是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產生的“交換”。你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也給我一些東西。你把你的時間交給我,我給你一個令你難忘的經歷。這是等價交換。
  記者:藝術世界也需要一種精神的交換?
  阿布拉莫維奇:太需要了。人們走在博物館或畫廊里,只是聊天或者端著一杯酒,心思完全沒有圍繞在他們身邊的藝術品上,他們對這些作品視而不見。只有在你能引起這些觀眾全部的註意力時,你的東西才可能開始被展現。
  記者:你是否認為因為博物館有很多禁令,所以合適做一場持續很久的行為藝術?
  阿布拉莫維奇:如果你的藝術很有力量,在哪兒做並不重要。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是合適的。就拿我在紐約MoMA所做的《藝術家在現場》來說,紐約是世界上最忙碌的城市之一,沒有人會花上幾秒鐘來認真思考一些事情。但是有許多人排了幾小時的隊,甚至睡在博物館前,就是為了要坐到我的面前。對我而言,這說明瞭人們想要在博物館里體驗新鮮事物。單純去觀看藝術品已經過時了。人們想要成為藝術的一部分。
  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產生的“交換”。你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也給我一些東西。你把你的時間交給我,我給你一個令你難忘的經歷。這是等價交換。
  (下轉C特11版)  (原標題:我要做行為藝術里的貝多芬(1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v58nvph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